风起青萍 中国品牌向上的触点在哪里?
[ 资讯] “我的草原我的马,我想咋耍就咋耍”,这应该是中国品牌车在国内市场一直想要的状态。然而,中国品牌车曾经的标签是低价、低品质,五六线城市消费为主,籍籍无名,夹缝中求生存;中国车企特别能 “生孩子”,旗下车型一大筐,但畅销的少、长销的少,小而杂、杂又乱,没有形成品牌合力,更妄提知名度。
20多年过去了,这种局面改变了吗?中国品牌升级向上的路找到了吗?不吹不黑,有一些数据可以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
关于中国品牌车的几个关键数据——
★新车销量占比2016年首次超过30%,2022年一季度首次突破40%;
★中大型SUV市场份额从0到32.85%,历时8年;
★中大型轿车市场份额从不足2%到超过17%,历时2年;
★中型轿车的市场份额首次突破10%;
★紧凑型轿车市场份额终于突破30%的“不破天花板”,耗时20余年;
★区域占位从后线城市加速向前突破,一、二线城市的销量占比创历史新高。
文前声明:1,本文涉及的所有数据均为机动车交强险新车上险数据;2,今天虽为“中国品牌日”的正日子,在总结成就的同时,我们依然会呈现数据背后的隐忧。
根据机动车新车上险量数据,2007年,中国品牌新车销量突破100万辆,2009年突破200万辆,2012年突破300万辆,2021年超过800万辆,且当年以24.64%的同比增幅遥遥领先,同年日系、德系新车的销量均同比负增长。
市场份额方面,2016年,中国品牌新车销量首次突破30%,今年一季度首次超过了40%。在这个简单的百分比变化的背后,更深层次的是结构的变化——早年间的20%,主要靠微面、小型车、小型SUV等细分市场拉动,而最近5年,中国品牌在紧凑型SUV、中型、中大型级别以上市场的占比提升明显,成为拉动中国品牌向上的重要触点,甚至久攻不破的紧凑型轿车市场,也开始撬起了微光。
中大型级别市场:快速破局
BBA之所以是BBA,是因为其在中大型、大型级别市场的技术和产品实力,以及由此确立的品牌知名度。长期以来,在高级别车型消费市场上,消费者只能选择日系、德系和美系车,而中国品牌,sorry,无车提供。
先看一下中大型SUV市场。十年前中国品牌在这一市场没什么存在感,因为一开始我们只会造奔奔、熊猫、QQ这些“小玩意儿”,尽管也有哈弗H9/H8、长安CS95、荣威RX8等尝试进入,但都没成气候,年销量基本就几千辆最多1万辆出头,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不足10%。
2018年,蔚来ES8上市,2019年,理想ONE(参数|询价)上市,两家新势力的首款车都定位中大型SUV市场,依托新颖的产品体验以及消费政策的加持,迅速改变了中国品牌在这一市场的被动局面。2021年,理想ONE年销9.13万辆成为年度冠军,途昂、宝马X5分别以5.76万辆、5.48万辆惜败,这差距规模真是不小。
或是“另辟蹊径”,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向这一市场推出了新能源车型,包括去年上市的岚图FREE、高合HiPhi X、飞凡R7(2022年下半年上市),当然也有红旗HS7、星途揽月、奔腾T99这些燃油车型。今年一季度,中国品牌在中大型SUV市场的份额达到了32.85%,从0到32.85%,历时8年。
『高合HiPhi X 2022款 智远版6座 长续航版』
中大型轿车市场,2020年之前,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不到2%,只有红旗H7一款车勉强支撑。2020年,比亚迪汉上市,推出EV和PHEV车型,以6个月的实际销量取得当年细分市场第6名的成绩,2021年年度销量排进第5,今年一季度超过了奥迪A6L,前进到第3名,随着DM-i车型的上市,汉应该还有不小上升空间。
『蔚来ET7 2022款 100kWh 首发版』
目前,中国品牌在中大型轿车市场布局的车型越来越多,燃油车有红旗H9/H7,新能源车有ZEEKR 001、智己L7、蔚来ET7、极狐 阿尔法S(ARCFOX αS)等。今年一季度,中国品牌在这一细分市场的份额达到了18%,从不足2%到超过17%,历时仅2年。
中型级别市场:虽向上但势弱
相比于体量不是很大、竞争不算激烈的中大型级别市场,中国品牌车在中型级别市场的突破更值得研究,因为这一近几年受消费升级拉动一直处于上升通道,消费人群体量更大,并且更是强手如林。中国品牌的突围战果如何?记住下面这个图的曲线。
从2007年算起,中国品牌在中型轿车市场先后推出了40多款车,然而这么多车加起来一直也没有超过10%的市场份额,从2011年都2019年甚至一直徘徊在5%左右。直到2021年,中国品牌在中型轿车的市场份额冲到了9.54%,虽然仅有3个百分点的提升,但也实属不易。2022年一季度终于突破了10%,达到11.71%。两款中国品牌车表现出色——红旗H5和小鹏P7,2021年的销量分别达到了8万辆和6万辆。
『小鹏P7』
不过,这依然是个中国品牌没有什么竞争优势的市场。原因是强手太多了,BBA、丰田、本田、大众旗下的产品基本已经联合垄断了这一市场——凯美瑞和雅阁的年销量是20万辆级别,宝马3系、奔驰C级年销能抵红旗H5的2倍,还有大众的帕萨特和迈腾,市场基础稳固。而且这一市场上也来了个年轻人——Model 3,无论是面对老牌燃油“劲敌”还是新能源新秀,中国品牌中型轿车的突围之路只能说刚刚开始。
接下来,新能源方面,我们可以期待下小鹏P7、机甲龙、蔚来ET5这些新车的表现。燃油车方面,换代的红旗H5值得期待,新车将提供1.5T、2.0T以及1.5T HEV三种动力版本。3月10日,新一代红旗H5的官图发布,预计年内上市销售,红旗品牌+5米车长+不到20万元的售价(HEV版本会稍高),竞争力不容小觑。
『新一代红旗H5』
中型SUV市场上,中国品牌更是先后推出了100多款车,靠着军团优势,整体销量仅次于德系,近几年的市场份额也都维持在30%左右,从体量上看不差。但是,细看看消费区域结构,差别却是非常之大,与外国品牌中型SUV以一二线城市为主消费区不同,中国品牌仅占3成,五线城市,依然是中国品牌中型SUV的重要消费区。
上图是中型SUV顶流与卖的最好的中国品牌中型SUV的区域占位对比,很显然,即便是红旗这样的豪华品牌,在一二线城市的消费体量仍与产品定位和品牌调性相悖,五六线城市消费比重还是很高。而且,中国品牌中型SUV整体售价还没敢卖到20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有一大批。
『瑞虎8』
目前看,靠燃油车在中型SUV市场打开局面基本上很难了,这也是为什么近两年中国品牌积极布局新能源的原因,纯电动车有蔚来ES6、蔚来EC6、极狐 阿尔法T(ARCFOX αT),混动车型有唐新能源、问界M5、摩卡DHT-PHEV、传祺GS8等,尤其是混动车型的开始发力,期待会有一波有力的助推。
紧凑型轿车市场:初露微光
紧凑型轿车国内汽车消费最大的门类,然而中国品牌在这里面的市场份额却一直卡在30%以下,20多年久攻不破。2017年跌入低谷,之后开始逐年爬升,今年一季度,这个数值达到了31.54%,“魔咒天花板”终于被撬开。
撬开微光的是谁?2021年,中国品牌紧凑型轿车燃油车型销量增长了9.76%,而新能源车型销量增长了98.38%,今年一季度,新能源车更是显示了超高的增速。从下图近5年的增速看,新能源紧凑型轿车踏上了上升通道,燃油车型似乎“就那样了”。
2021年3月,秦PLUS DM-i上市,售价打入了同级别合资燃油车的价格区间,自上市以来销量持续走高,上市第5个月就月销破万辆,在一二三线城市的销量占到了70%以上,其中一线城市销量占到36%。今年一季度,秦PLUS取代逸动和帝豪,成为中国品牌紧凑型轿车销冠。
『帝豪L 雷神Hi·X 2022款 1.5TD-DHT Pro Super 迅』
目前看,国内卖的最好的紧凑型轿车是日产的轩逸,年销51万辆,最高月销量曾破6万,中国品牌新能源挑战实力几何?还需时日去验证。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品牌在这一市场布局的新能源车型也越来越多,除了比亚迪的秦家族、上汽荣威、广汽埃安的AION S,还有小鹏P5、驱逐舰05以及帝豪L雷神Hi·X混动版,新能源车能不能在紧凑型轿车市场为中国品牌撬开更多的光,今年和明年将很关键。
一、二线城市:中国品牌车越来越多见
除了细分市场拓展,中国品牌的消费区域升级表现也有可见的变化。中国品牌车走的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在2015年之前,一二线城市的消费占比不到20%,2016年靠紧凑型SUV市场的拉动,涨到了30%,之后,得益于新能源的拉动,2021年达到34%,今年一季度达到36%,创下历史新高。
尤其是2021年,中国品牌新车在一二线城市的销量较2020年大幅增长了29.58%,这里面不限行、不限购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应该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中国品牌车开始冲破10万元的慎微售价,越来越多的来到30万、40万元的区间,踏进40万元以上的品牌有蔚来、高合、红旗,30万元以上的有岚图、智己、理想、领克等,20万元以上的更多,中国品牌车的“身价儿”,涨了。
编辑点评:
回望中国品牌2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在燃油车市场上一直鲜有建树,直到新能源赛道划出,中国品牌开始有了出头之日。尤其是最近五年,无论是高端细分市场零的突破、还是一直难啃的硬骨头市场的小小撬动,都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力,尤其是这背后技术研发实力的提升。如果中国品牌向上有一个明确的触点,那新能源车目前就是这个触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随着汽车技术变革和消费生态的变化,中国品牌的市场声浪越来越高,品牌向上的路径也越来越清晰。不过,升级之路刚刚开启,成果虽小,但来之不易,让我们好好把它养大、养强。
20年风华岁月,中国汽车产业从蹒跚起步到展翅腾飞,从单一品牌到多品类矩阵,背后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关注中国品牌新车,见证中国品牌发展,敬请关注5月10日中国品牌日特别策划,一起为中国品牌助力!(文/ 王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