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过年,那些年底被裁的汽车人
12月16日凌晨,极越CEO夏一平在朋友圈发了一段长文。“错,都是我的错”,定下了全文的基调。
这位CEO回应了“跑路”传闻,也对极越的种种,做出了一些反思。
总结之下,无非这么几点:
1、错误低估了造车的难度,很多节奏没有理顺,也没有跟上;
2、公司内部经历了频繁的人事变动,尤其在用人上存在不当;
3、“微操”风格不可取,喜欢过细管理,反而让团队没有了创造性;
4、在营销上浪费了太多个人精力,却没有做好CEO应该关注的融资生存问题。
这篇自白书,不知还剩下多少公信力,但有个问题却赤裸裸摆在面前,临近年底,那些被裁的汽车人,到底该怎么办?
CEO失误了,讲出来,或许是轻飘飘的,但压在凡人头上,却是能折断脊梁的大山。
极越“闪崩”,真的就像一个玩笑话。这毕竟是一家“重资本”投入的车企,怎么说垮就垮了?
稍微往前捯一下,9月,极越07 ( 参数 | 询价 | 图片 ) 还高调上市,百度李彦宏也来站台了,吉利李书福发来了视频祝贺。
哪怕是在最近的广州车展,极越也正常参加了,并没有在岌岌可危的 “脱展” 名单上。
为什么就“平地一声雷”了?
最早的苗头,大概在12月2日,有消息称,极越汽车拖欠供应商款项,并将大规模裁员,老员工不续签,且在年前裁员40%。
但在当晚,极越汽车法务部发布微博,称网络上散布关于极越管理层及经营方面的言论不实,公司当前的经营一切如常。
也就过了一个礼拜多一点,12月11日下午,极越汽车CEO夏一平线上召开全员内部会,表示公司经营遇到困难,要进行调整,但具体什么困难,并没有明说。
会后,极越汽车给员工留下了两个方案:
一、12月16日前自愿离职,签署协议,赔偿2月15日前到位,N+1(但是不保证,因为“统一口径没钱了”);
二、停薪留职,不缴纳社保和公积金。
当晚本来还在兢兢业业正常直播的极越主播,听闻这一噩耗,瞬间绷不住了,泪流满面。
12月12日,极越汽车CEO夏一平被大量愤怒的极越员工围堵在上海办公室。
夏一平曾说:“中国智能汽车史上,必将拥有每个极越人的名字。”
这下可真“留名”了。
而谈判的过程注定是辛苦的,虽然很多打工人开启了直播,试图获得一些“赛博安慰”,但更多的还是线上线下的身心双重疲惫。
据悉,在耗费了十几个小时后,12日晚上,极越大批员工成功要到了11月的五险一金,但后面还有漫长的鏖战。
事实上,在这场风波中,被牵扯进来的,远不止极越的员工,还有车主以及供应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有关媒体报道,外来人员已不能随意进出极越总部,要想进入总部大门需要出示极越的飞书账号和工牌。
很多车主和供应商只能聚集在大门外,但也有供应商前一天进来就没再出去,要一直熬下去。
如果说员工维权,还能有个墙瓦遮寒,而那些“身为乙方”的供应商和无比信赖极越的车主们,只能在大降温的上海中,焦虑地等待着说法。
在中国智能汽车史上,极越留下了名字,但却有些丢面子,甚至连带着后续的“余震”,会让更多的人对汽车行业产生天大的误会。
就像时至今日,仍有人觉得“造新能源车,就等于骗补贴”。而这种固执的印象,也是在初代新能源汽车发展时,被烙印上去的。
但这不能怪别人偏见,还是怪行业内部出现了问题。
像极越这次“闪崩”,人们对造车的偏见只会“有增无减”,无论是用户对新品牌的信任,还是供应商们对“大厂”的信赖,都会遭受一次凛冽的摧残。
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是,在这个时间点上,谁还投实业,谁还真造车?
再盘一盘极越汽车来时的路。
极越汽车,最初的名字就是“集度”,是百度亲自造车的项目,但因为百度独自搞不定造车资质,就拉来了吉利入伙,这还算是一个强强联合的跨界项目。
2021年3月,集度成立,百度持股55%,吉利持股45%,业内相当看好。
百度在人工智能、智能驾驶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储备,而作为经营多年的传统主机厂吉利,在汽车研发、工艺、底盘调校等方面经验丰富。
到了2023年8月,集度改名为极越,发布了首款车型极越01。划入“极字辈”,百度似乎隐身了,而此时,在股比构成上,吉利持股65%,百度持股35%。
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极越01的生产资质来自于吉利,那么,吉利需要持股更高。
具体的分工为:吉利旗下的极氪工厂负责生产制造,极越(代表百度)则专注于产品研发和智能化技术。
这一点,从双方的联合声明中也可以看出。
但有时候“爸爸”太多了也不是好事,况且百度和吉利自己还有很多“亲儿子”。
比如,百度有外卖、地图、搜索、大模型等,业务众多,汽车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而吉利也在大力推进自身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有极氪、极星、smart,以及吉利银河了。
甚至,吉利也在不断地收缩业务,整合资源(上个月,极氪控股了领克)。也可以说,吉利从来没有直接管理过极越,它真的只是“做代工”。
但极越出事了,吉利还是被推到了台前。在目前的沟通意向中,吉利会承担车辆的售后、维修保养。
至于智能驾驶方面的持续维护,预计由百度的智驾团队来负责。
那么,之前一直为极越“输血”的,是百度吗?这个并无疑问。
在风波动荡的上周,还传出了未经证实的消息,说是百度曾计划年底为极越投资30亿,但10月派财务团队调查后发现存在高达70亿的财务窟窿,遂决定不再投入。
有些传闻,越传越邪乎,甚至说极越CFO带着账本跑路了,其IP定位显示在新加坡,连家人也跟着一起跑了。
当然,都2024年了,也不存在什么账本了,都用的是数字化财务系统,所以,这个传闻就真的是谣言了。
但可以看到,事情就是如此“乱成一锅粥”。
经此一折腾,“极越和夏一平”被人记住了,但信任度也彻底被摧毁了,哪怕股东还愿意投资,但失去信任感的品牌,又去哪里找客户?
伤心的,还是员工们、车主们、供应商们,他们仍然没有得到一份“白纸黑字”的承诺,一切还在谈判中。
这个冬天,分外寒冷,汽车人要继续挨冻了。因为遇到困难的,何止一家极越?
讲一个身边的故事:
“接到裁员通知的时候,内心非常平静,但是没想到这么快。”
一位朋友,某智驾供应商的金女士说到:“就在这之前,还在为了公司的直播项目熬了几个大夜,忙完的时候,还以为可以稍微喘口气了,却没想到第二天就接到了裁员信息。”
“讽刺的是,前一天还在公司开庆功宴。”而荒诞的一幕仍在继续,临近年底,崩塌上演,让人久久缓不过神来。
有人说,此前又不是没有倒闭的汽车公司,但是,闪崩得如此突然的,也算是头一个。
而即将到来的2025年,淘汰赛还在加剧。没有人能预料到会发生什么,唯愿受到此次浩劫的人们能少一些波折。
毕竟,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
本文导航
- 第1页:没办法过年,那些年底被裁的汽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