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贝格:人工智能将在汽车出行产生革命
近日,罗兰贝格与腾讯汽车联合发布《中国汽车行业人工智能应用报告》,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汽车领域的影响,其在汽车与出行中的应用,以及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消费偏好。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对汽车全价值链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短期内主要影响营销及车主使用,而长期来看,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对汽车出行生态产生颠覆性变革。
经过对算法研究的知识准备与硬件计算性能的提升,人工智能即将迎来新一波的发展热潮。短期来看,人工智能将对汽车行业价值链偏下游环节带来一定的价值增值和精准化运作的效率提升,例如通过采集客户的交通、电信等消费行为数据来建立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生态,构建以应用场景为导向的机器学习算法,或是对精准营销、金融风控和产品个性化定制等场景产生洞见及应用。
长期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将推动无人驾驶车辆的大规模应用,并随着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出现,汽车出行领域将发生颠覆性的变革。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有效载客时间高于传统出租车80%,成本却只有传统出租车的12%。它还能节省40%的停车空间,平均减少30%的交通拥堵时间,帮助改善城市空间布局和优化城市交通。
罗兰贝格合伙人郑赟表示:“自动驾驶车辆的使用场景及广泛应用程度受到消费者接受度的直接影响:在自动驾驶普及阶段,通过解决消费者痛点培育其对于自动驾驶的喜爱并提升粘合度。长期来看,无人驾驶功能成熟后,智能出行的构建过程中将嫁接更多的生活场景,消费者不断提升的自动驾驶偏好对于商业场景及模式的设计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从全球市场上来看,德国与美国的自动驾驶发展进度相对领先。中国的自动驾驶实力则主要基于其整体汽车市场规模,有很大的提升潜力,但自动驾驶的政策法规框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目前看来,自动驾驶的未来发展还需突破法律法规、伦理与基础设施这三大挑战。
中国消费者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整体呈现非常积极的态度,人工智能所能带来的效率及社会提升是消费者支持其发展的主要诉求,而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则成为主要痛点。近70%的消费者认为强人工智能年代将在2040年以前到来,其中,大年龄层消费群体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更为乐观,对强人工智能的提前来临也更具危机感。
自动驾驶作为人工智能在汽车领域的主要应用点,对女性与大年龄层消费人群存在更强的需求吸引力,在经济更发达且交通环境更复杂的一二线城市中接受程度更高。
对于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消费者们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低频次、长距离”的自驾休闲旅游,以及“高频次、短距离”的上下班代步,同时,特定封闭环境如景区或园区的自动驾驶交通也存在较大需求。在车辆自动驾驶的过程中,46%的消费者表示愿意利用空余时间休息,22%的消费者则选择同步阅读,而场景化明显的活动,例如开会或者购物,则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较低。
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及响应灵活程度是消费者不愿使用自动驾驶的主要痛点,同时高昂的价格也是潜在消费者的重要顾虑之一。接近半数的消费者表示,为自动驾驶功能额外支付的费用少于车价的10%是他们比较能够接受的价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