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风格抢眼 奔驰C 200 L长期测试
● 底盘舒适有韧性
坦白讲,在我拿到这辆车的第一天,C 200 L只有底盘表现能让我竖起大拇指。众所周知,老款C级的前悬架采用的是三连杆(包含转向拉杆)形式,而新C级的前悬采用了重新设计的多连杆结构,并且转向机构也用电动助力代替了之前的电子液压助力。值得注意的是,新C级的底盘和发动机舱内部大量使用了铝合金材质,目的就是减轻重量,提升操控性。
事实上,新C级的这套前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调校得真是相当不错。它不是纯硬的风格,减振器阻尼恰到好处,初段能够将路面上的细微颠簸过滤得一干二净,方向盘和踏板都不会有任何振动感,而车身和底盘又很完整的连接在一起,丝毫没有漂浮的感觉。减振器中后段的支撑性也非常好,在过减速带或者较大的坑洼时,也许你会下意识地觉得它很硬,但悬架绝对不会有多余的跳动。总而言之,这辆奔驰C级的底盘就像是一块面,既能过滤颠簸,又能让驾驶者感知到路面坑洼的大小。
● 转向回馈好,但不线性
新一代奔驰C级采用了电动助力转向,日常行驶中方向盘感觉很厚重,具有扎实的手感。此外,奔驰的转向回馈力度和宝马、奥迪大部分车型相当,其中宝马的优点在于回馈力和转向的线性程度都非常到位,奥迪的转向线性但回馈力偏假,奔驰的回馈力很好,方向盘粘手,但转向并不线性,究其原因是奔驰的直接转向系统导致的。
大多数奔驰车采用的都是机械式可变转向比,在转向角较大时,直接转向系统采用更为直接的转向传动比,比如在停车或急转弯时,可以提高汽车的灵活性和转向舒适性。这个系统的关键部件是一个齿条,齿条的齿距是变化的,齿距中间密,两头疏。因此转向角较小时,转向比较间接,而转向角变大后,转向就变得直接了,这种被动式的转向系统显然不如宝马的主动转向更加准确。在实际体验中,它的初段转向总给人非常灵敏的感觉,但后段的灵活度又没那么高,而且在转弯过程中,方向盘就像被一根橡皮筋拉着一样,双手不能将它自然的稳定在一个位置。在出入螺旋形地库通道时,这种感觉尤为明显。
当然对于这一点,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感觉,老C级车主张寅对于新C级的转向就没有任何吐槽。其实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如今当我逐渐习惯了奔驰这种转向特性的时候,我也不觉得这是什么大问题了。
● 一些比较好的设计
自动启停功能在第一期中已经介绍过了,我觉得在北京这样拥堵的城市中开车时,还是把它关了更省心。其实除了启停,奔驰提供的AUTOHOLD自动驻车功能是非常实用的。在等红灯时,驾驶员只需要深踩一下刹车踏板,就可以激活此功能,绿灯起步时直接轻点油门踏板,功能就会自动解除。相比之下,自动启停就没法通过右脚来人为控制,只要车辆停止,发动机就会熄火,有点不人性化。
● 近两周油耗10.6L/100km
奔驰C 200 L运动版 长期测试车油耗记录 | ||||
日期 | 里程 | 路况 | 行车电脑数据 | 实测油耗 |
2014.12.19 - 2015.1.3 | 1125km | 城市道路与高速路 平均时速26km/h | 10.0L/100km | 10.6L/100km |
由于我的驾驶风格比较激进,而且经常选择Sport模式,所以这段时间的油耗比前两周稍高一些。对于磨合期这个油耗表现,我认为还是可以接受的。通过这两次加油我也发现,奔驰C级的油箱还是不小的,从油表亮灯到加满跳枪总共可以加注60升左右的97号(京95号)燃油,按照这个油耗计算,大约满箱油可以行驶600公里。
● 长测第二期小结:
到这里我们的第二期长测体验就结束了,总结来看,这一代奔驰C级在驾驶方面还是以舒适性为主,它的底盘调校非常出色,动力输出线性,多种驾驶模式能够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不过转向和变速箱还存在一些瑕疵,甚至稍稍影响了它的品质感。在下一期中,李博旭同学将会深入探访奔驰售后,为消费者解析有关“奔驰C级座椅出油”的问题,敬请关注。(文/图/摄 张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