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的代价 KTM X-BOW GT性能测试
挑战最速!(赛道部分由车手王涛撰写)
当这辆KTM X-BOX来到我们编辑部的时候,我第一时间下去看望了它。因为它足够吸引我,因为它可以在赛道里带给我想要的那份原始的机械之美。可到了楼下我有些失望,它不再是我心中的那个X-BOW了。为了迎合更多的用户,工程师将这辆车换装了DSG双离合器变速箱。当然,动力总成也做了优化,最大输出输出功率高达320马力,不过这也很好理解,毕竟这样的装配可以让更多喜欢它且不会驾驶手动挡的壕哥们买单,合法上牌上路是这辆车最大的卖点之一。
碳纤维的驾驶座舱可以有效的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推杆式的前悬架结构可以提供直接的操控感受,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竟然采用1:1的转向机,这一切的一切就像是一辆能够合法上路的方程式赛车。
为了这次测试能够顺利,KTM也派来了工程师来配合我们进行车辆调校。因为这辆车不仅可以进行道路驾驶,还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一辆不折不扣的场地赛车,而且国外的车主也是这么操作的。这辆车的初始设定是偏硬的调校,因此我能获得很直观的驾驶感受,这样根据我的经验在后面进行底盘的调校,以便做出一个出色的最快圈速。
发动机启动的一瞬间是那么的大众范儿,没有V8发动机的凶悍,也没有水平发动机的柔韧。慢慢驶出维修区后,我并没有着急油门到底,而是缓缓的加速,去感受车辆的变化。进入第一个弯由于轮胎温度较低,车尾突然就滑动起来了,我立刻反打方向进行救车。
安全转过第一个弯道后,我似乎也找到了车的脾气。此时一脚油门到底,强大的推背感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台2.0T发动机。似乎不到1秒钟,液晶仪表的换挡指示灯就变成了红色。右手手指轻轻拨动了一下拨片,金属质感非常来电,就感觉你在驾驶一辆方程式赛车,肾上腺素飙升。我忍不住多踩一些油门,让320马力尽情挥洒在赛道上。
在一组非常急的弯道前,我选择在120米提示牌那里进行紧急制动。由于没有ABS,前面的车轮开始出现锁死的状态,我适当控制制动,车辆以非常高的车速似滑非滑的进入了弯角。那种操控感受非常的柔顺,就像是跳了一支华尔兹。此时,我只能用唯美来形容。
弯道中底盘的响应非常直接,如军人服从命令。偏中置发动机的布局和保时捷911相似,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尾部的惯性,必须要通过精准油门来调整。否则,油门过大容易产生转向过度,油门过小又容易产生转向不足。这个车就好比早些年前的兰博基尼,蛮横中还带着狂野,很难驯服。
偏硬的减振器设定和有些硬化的米其林PSS轮胎,让这辆车在落差较大的弯道中出现了弹跳。轮胎不能紧咬赛道,橡胶与赛道的碰撞带动着车身的弹跳,甚至已经影响到了转向系统。此时,我的双手已经握不住方向盘,再加上没有助力,这台X-BOW似乎丢了方向。
在后半程的上山过程中,涡轮增压发动机发挥了非常大的功效。宽泛的扭矩平台、轻量化的车身,让这辆车有着非常不错的推背感,不过涡轮迟滞以及油门延迟的现象还是无法避免,再加上不怎么抓地的轮胎,损失了不少的时间。
调整车辆 再战嗨谷
经过了这几圈的试驾,我决定返回维修区进行调整。首先需要调整的就是制动力分配。将刹车更多的后移,这样在紧急制动时避免前轮出现锁死,因为锁死的前轮就失去了转向,必须要将制动力相对偏后,因为发动机在后面,后轮很难出现锁死的状态。 其次是悬架的调整,因为轮胎抓地力不足,所以要将减振器的阻尼调软,这样在落差较大或颠簸的情况下才能保证轮胎咬住地面。
经过重新调校,偏向后轮的刹车虽然在降挡时有些摇摆,但这一切的表现是那么的舒服。大力制动、联合制动、拖刹进弯、加油出弯,都是那么的自然,和刚才偏硬的调校完全不一样。在高速弯道时,轮胎减小了大幅的弹跳,虽然不能牢牢的抓在地面,但也为我全油门进弯提升了不少的信心。当前轮再次挤压路肩的时候,偏软调校的痰气减振器可以过滤大部分跳动,当剩余的跳动传递到方向盘时,已经没有那么酥麻啦。反而是提升了精准的指向,让你在弯道中享受横向g值带给你的喜悦。
[手机拍摄,振动较大,敬请原谅]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视频频道
一切蓄势待发,还在等什么?挑战圈速的时候到啦。经历了数圈的努力,X-BOW没有出现任何机械动力系统过热保护的现象。只是DSG双离合器变速箱会出现一些油温过高的现象,直接导致无法升挡和减挡。最终由于过硬的轮胎及自动变速箱带来的延迟现象,这辆车只做出了1:09:86的成绩,相比保时捷Carrera S的1分05还差了很多。不过如果这台X-BOW能够换上抓地力更好的轮胎,成绩将会有很大的提升。